食堂承包经营中,食品安全是生命线,而避免交叉污染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环节。这需要建立一套严谨、可执行的操作规范体系:
1.食材采购与储存:隔离
*分类存放:生鲜肉类、禽类、水产、蔬菜、熟食、即食食品必须严格分区、分库、分容器存放。生熟食品分开,避免生食的汁液污染熟食。
*温度控制:严格遵循冷藏(0-4℃)、冷冻(-18℃以下)、常温储存要求。易腐食品(如肉类、乳制品)及时冷藏/冷冻,避免室温下长时间放置滋生细菌。
*标识清晰:所有食材容器明确标识品名、入库日期、保质期,遵循“先出”原则,定期检查清理过期变质食品。
2.加工制作:流程分明,工具
*分区操作:严格划分“生食处理区”(如肉类、水产、蔬菜粗加工)、“熟食处理区”(如凉拌、熟食切配、分餐)、“烹饪区”。区域间物理隔离或明确标识,避免人员、工具随意流动。
*生熟分开:从清洗、切配到烹饪、存放,生熟食品及其接触的器具(砧板、刀具、容器、抹布)必须严格分开,严禁混用。推行“三专”(专间、专人、工具)管理凉菜、裱花等高风险食品。
*工具色标管理:采用颜分砧板、刀具、容器等(如红-肉、蓝-水产、绿-蔬菜、黄-禽类、白-熟食),直观防止混用。使用后立即清洗消毒,定位存放。
3.人员操作与卫生:规范行为
*严格个人卫生:员工上岗前、处理生食后、接触垃圾后、后必须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消毒(20秒以上)。穿戴整洁工作服帽口罩,头发不外露,禁止佩戴首饰、涂抹指甲油。
*规范操作习惯: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(使用一次性手套或工具)。处理生食后,未洗手消毒前不触碰熟食或即食食品。避免对着食品咳嗽、打喷嚏。
*健康管理:严格执行员工健康检查制度,患性疾病(如腹泻、发热、皮肤化脓)或携带者必须调离岗位。
4.环境与清洁消毒:阻断污染链
*合理布局设计:加工流程应单向流动(生进熟出),避免回流。地面、墙面、天花板采用易清洁、防滑材料,排水通畅。
*设施设备消毒:操作台面、工器具(砧板、刀具、容器)、设备(绞肉机、和面机)等,每餐后或转换加工品种时,必须清洗并消毒(物理或化学方法)。消毒液浓度、作用时间需符合要求。
*环境清洁:保持加工场所、就餐区、仓储区、卫生间清洁干燥。垃圾日产日清,垃圾桶加盖并远离加工区。定期进行环境消杀(灭鼠、灭蟑、灭蝇)。
总结:避免交叉污染是系统工程,需贯穿食材准入、加工、储存、人员、环境全链条。关键在于物理隔离(分区、分器具)、流程规范(生熟分开、单向流动)和严格卫生(个人、环境、消毒)。承包方必须建立完善制度、加强员工培训与监督、落实责任到人,将“预防为主”的理念深植于日常操作,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,保障就餐者健康。

下一条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