芜湖工厂食堂承包模式下防范食品安全风险,需要工厂方(甲方)与承包商(乙方)明确职责、紧密协作、全程监管。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:
1.严选承包商,明确权责:
*资质审查:严格筛选承包商,查验其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必备资质,并考察其过往项目经验、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记录。
*合同约束:在承包合同中清晰、详尽地规定双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。明确食材采购标准、供应商准入要求、加工操作规范、卫生清洁标准、留样制度、人员健康管理、应急处置预案、违约责任等条款。将食品安全作为考核指标,与费用支付、续约挂钩。
2.把控,食材可追溯:
*供应商管理:要求承包商建立并严格执行合格供应商评估与准入制度。工厂方有权参与或审核供应商资质,特别是大宗食材(米面油、肉禽蛋)的供应商。优先选择信誉良好、能提供有效检验检疫证明和合格的供应商。
*索证索票:承包商必须严格执行食材采购索证索票制度(进货查验记录、供应商资质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),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可追溯。工厂方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台账记录。
*验收把关:设立严格的食材验收环节,由工厂方代表和承包商人员共同参与(或工厂方监督验收过程)。重点检查食材新鲜度、感官性状、包装标识、保质期、温度(冷链食品)等,不合格食材坚决拒收。
3.过程监管,规范操作:
*透明操作:鼓励后厨安装监控摄像头(关键操作区域如切配、烹饪、备餐、洗消),工厂方可随时调阅或抽查,增强透明度。
*日常巡查:工厂方应指派专人(如行政、后勤、EHS部门人员)负责食堂日常食品安全巡查。检查内容包括:从业人员个人卫生(工服帽、口罩佩戴、手部清洁)、操作规范(生熟分开、烧熟煮透、避免交叉污染)、工器具清洁消毒、场所环境卫生、三防设施(防鼠、防蝇、防尘)状况、温控设备运行等。
*定期检查与评估:定期(如月度、季度)组织联合食品安全检查,邀请第三方或内部进行更深入的评估,查找隐患,督促整改。
4.强化人员管理与培训:
*健康管理:承包商必须确保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,并建立健康档案。工厂方可抽查健康证有效性。落实晨检制度,带病上岗。
*持续培训:承包商需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、操作规范、卫生知识、应急处置等培训。工厂方可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或要求提供培训记录,必要时可派员参与或组织专项培训。
5.完善设施与卫生管理:
*硬件保障:工厂方应确保提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场地、设施设备(如冷藏冷冻设备、消毒设施、通风排烟系统、足够的水槽等),并保障其良好运行维护。承包商负责日常清洁保养。
*清洁消毒:承包商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场所、设备、工器具的清洁消毒计划和记录。工厂方监督执行情况,重点检查餐具洗消效果、保洁设施状态、消毒剂合规使用等。
6.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:
*食品留样:严格执行每餐次、每品种食品留样制度(≥125g,冷藏≥48小时),留样标签清晰(日期、餐次、品名),留样柜双锁管理(工厂方和承包商各持一钥或共同管理)。
*应急处置:共同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,明确报告流程、处置措施、责任分工。定期组织演练,确保快速响应。
*投诉反馈:建立畅通的员工就餐意见反馈和食品安全投诉渠道,工厂方及时跟进处理,并将结果反馈给承包商要求整改。
总结:防范芜湖工厂食堂承包模式下的食安风险,在于工厂方不能“一包了之”,必须深度参与、严格监督。通过合同约束、管控、过程监管、人员管理、硬件保障和应急准备等多维度措施,构建“权责清晰、全程可控、风险共担”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,才能有效保障工厂员工的饮食安全与健康。

下一条:没有了